高层内参LATEST NEWSMore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4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3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2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1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0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9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8期-城市生态景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7期-城市生态景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6期-城市生态景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5期-城市生态景
通知通告NOTICEMore
- 上海市景观学会特色文旅小镇专业委员
- 重要通知:2014/09/21景观设计上课地
- 2014/09/21景观设计上课通知
- 关于2014年景观设计师二级技师考试通
- 2014/7/20景观设计师专家讲座课程通
- 重要通知:2014/7/20二级景观设计师考
- 2014/6/21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立
- 重要通知:2014/6/14调课通知
防灾公园应配直升机停机坪
摘者:景观设计师 www.lachina.org
08年地震后,成都市民涌入公园、挤在绿化带“躲地震”,让城市绿地在防灾应急中的巨大作用得以充分体现。5日从四川省建设厅传来消息,为了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四川省所有城市承担防灾避险功能的绿地系统都将规范化规划、设计和管理。为此,该厅5日下发了《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
《导则》要求,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应包括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和紧急避险绿地等几类,其中,防灾公园应配备直升机临时停机坪等重要设施。根据规划,成都市将在东南西北四面建设四个大型防灾公园。
百万人以上城市须有防灾公园
《导则》指出,全省各市、州应根据城市的规模、类型、结构,满足城市的防灾、减灾等功能需要,规划设计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体系。根据分类,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包括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隔离缓冲绿带和绿色疏散通道5个部分。人口大于100万的特大城市必须要布局有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和紧急避险绿地。
防灾公园:在灾害发生后为居民提供较长时间(数周至数月)的避灾生活场所、救灾指挥中心和救援、恢复建设等的活动基地,每座防灾公园应不小于5公顷,能容纳20至25万人;
临时避险绿地:能为居民提供较短时期(数天至数周)的避灾生活和救援等活动的绿地,规模不小于2公顷,应靠近居住区或人口稠密的商业区、办公区;
紧急避险绿地:在灾害发生后,居民可以在3至5分钟内到达的避险绿地,规模不小于1000平方米,服务半径应为周边300至500米。
防灾公园应设直升机停机坪
《导则》规定,防灾公园应选址在交通便利、周边空旷,无泥石流、洪涝等次生灾害影响的地区,须与两条及以上救援疏散通道相连。防灾公园应具备救灾指挥区、物资存储与装卸区、避灾与灾后重建生活营地等功能区。
《导则》还明确指出,防灾公园内要配备一处面积为40乘以50平方米的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停机坪场地以草坪及低矮灌木为主,周边不得有高大乔木。还应设置一处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集散场地,起人员集散、临时停车和物资运输的作用,宜与直升机临时停机坪设置在一起。
成都将建四个大型防灾公园
成都在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和建设方面进展如何?5日,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目前城区所有绿地的功能分类规划已经完成,即将按《导则》要求,展开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专项规划。
该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全市已有浣花溪公园、望江楼公园、塔子山公园、东湖公园、人民公园、文化公园、百花潭公园、青少年科技园、新华公园、温江公园等10个公园纳入了首批临时避险绿地系统,这些公园将建成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平时满足人们游憩、娱乐和健身等功能,灾时发挥避灾场所的作用。
今后,成都市还将在绕城高速外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设四个大型防灾公园,分别是“五朵金花”郊野公园、江安河生态公园、上府河湿地以及北湖公园。同时,外环路内侧200米处还将建设防灾避险通道,并完善给排水、电力、燃气等配套市政基础设施,以满足防灾避灾和物资储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