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内参LATEST NEWSMore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4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3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2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1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0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9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8期-城市生态景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7期-城市生态景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6期-城市生态景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5期-城市生态景
通知通告NOTICEMore
- 上海市景观学会特色文旅小镇专业委员
- 重要通知:2014/09/21景观设计上课地
- 2014/09/21景观设计上课通知
- 关于2014年景观设计师二级技师考试通
- 2014/7/20景观设计师专家讲座课程通
- 重要通知:2014/7/20二级景观设计师考
- 2014/6/21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立
- 重要通知:2014/6/14调课通知
成都构建六个一体化新型城乡形态初现
摘者:景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6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指导下,我市坚持不懈地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经过几年的埋头实践和锐意改革,我市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初步呈现,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初具雏形。我市不仅在很多方面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可鉴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让城乡群众实实在在地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统筹城乡发展成都论坛”和“成都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场研讨会”即将在我市举行,届时,各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纵论畅谈,必将奉上很多丰富且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为了迎接论坛和研讨会的到来,本报将从今天起连续五天推出系列深度报道,展现我市近年来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要求,扎实推进试验区建设的经验和进展,展现我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成效,以飨心系我市发展的各界群众和读者。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成都试验区五记之一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成都传媒集团深度报道课题组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成都通过6年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之路;尤其是在系统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在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管理体制等6个方面,探索建立了一系列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进程,闯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成都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新型城乡形态初步显现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2003年,在“大城市带大农村”的西部城市成都,一场旨在破解“三农”难题的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刻变革拉开大幕。 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体、协调推进的城市化。成都清醒认识并明确提出,既要让农村大量富余人口有序转移到城市和城镇,从生产生活方式上真正成为地道的城市居民,又要让留在农村、具备条件的人口集中居住到现代农村新型社区,享受延伸到农村的现代城市文明。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成都形成并实施了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努力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2007年6月,成都实践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用“全域成都”理念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随即确定,改革的触角探向深水区。
2008年5月,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突如其来。虽然带来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成都依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依靠海内外同胞和社会各界的援助,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来推进灾后重建,正在把灾区建设成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的样板。
城市是现代城市、农村是现代农村,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这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美好蓝图,已在成都初步显现。
体制机制破冰 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构建六个“一体化”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成都6年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成效,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从推进城乡一体化之初,成都就把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说,体制机制的建立比具体政策措施更管用,更具有根本性。 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经过6年的改革,成都在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管理体制等六个方面建立了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者认为:六个“一体化”都是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路径。其中,科学规划是基础,产业发展是支撑,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化配置以及管理体制的建立则是保障。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城乡规划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在城乡一体化改革一开始,成都就将“城市规划”变革为“城乡规划”,即城乡一盘棋,将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等各项规划范畴,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成都”规划体系、城乡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城乡产业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撑。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弊端,成都顺应现代产业发展的规律,遵循“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思想,统筹推进“三个集中”,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通过建立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机制,成都正着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城乡一体、梯度布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所在。改革开放30年,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市场的“无穷魔力”。当前,城市农村发展速度的巨大差异,就在于市场化程度的差异。统筹城乡发展,既要发挥政府的力量,更要重视市场的力量。在前5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对农民建立了一系列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成都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要求,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和颁证,并在市、县、镇都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了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市场体制。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是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要求。成都建立了对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一体推进的机制,实施了网络化城乡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覆盖、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和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城市自来水和天然气覆盖农村、村(社区)垃圾集中处置、村村通固定电话和广播电视、移动信号覆盖率100%。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最能体现以人为本、共创共享的制度安排。成都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制和经费筹集、财政投入机制,在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市公共优势资源向农村覆盖,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去年开始的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分类供给、经费保障、统筹建设、民主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探索,将是把公共服务延伸到村,真正还权于民的又一举措。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为城乡统筹提供了制度保障。成都先后对30多个部门进行了职能整合和归并,建立起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大部门管理体制,促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对“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08年全市财政对“三农”投入比2003年增长了13.78倍;基层治理机制在灾后重建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很多村、组自发诞生了“监事会”、“公共资源管理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农民在参与经济发展和民主管理中当家作主,发挥了主体作用。 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这些体制机制的建立,使这场改革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推动,政府与群众、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为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
6年实践让我们相信,按照这些规划和体制走下去,成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一定会更加完善,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全面现代化目标也会早日实现。观设计师www.lachina.org
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