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内参LATEST NEWSMore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4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3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2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1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40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9期-城市生态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8期-城市生态景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7期-城市生态景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6期-城市生态景
- 景观规划与设计总第135期-城市生态景
通知通告NOTICEMore
- 上海市景观学会特色文旅小镇专业委员
- 重要通知:2014/09/21景观设计上课地
- 2014/09/21景观设计上课通知
- 关于2014年景观设计师二级技师考试通
- 2014/7/20景观设计师专家讲座课程通
- 重要通知:2014/7/20二级景观设计师考
- 2014/6/21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立
- 重要通知:2014/6/14调课通知
隆德县打造大六盘生态经济圈
2005年被评为“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的隆德县,最近在水保治理方面又有了新的探索,县城内的清流河流域成了这次探索的试验田。隆德县清流河示范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将把项目区建成为集旅游观光、生态建设、科普宣传、试验示范和服务城市的综合性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力求成为大六盘生态经济圈中的一个亮点,项目建成后,将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示范功能和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达到改善生态和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目标。
据隆德县水务局副局长陈国光介绍,清流河综合治理首次融入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念,进行了科学而艺术的分区规划。清流河示范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分为药材引种驯化区、中药材种植区、花卉种植区、珍稀生态植物种植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杨家店民俗文化展示区、苗木栽植培育区。这也是隆德县水土保持建设重心向城镇转移迈出的一大步。
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建设新途径和新模式
清流河示范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当前隆德县的一个新亮点。项目建设紧紧围绕“治理一条流域,总结一条经验,创出一条路子,形成一种模式,推动一方发展,改善一片面貌,造福一方百姓”的思路,结合县委和政府提出的“产业富民强县,文化旅游兴县,绿色生态立县,科教和谐铸县,凝心聚力增合力”五大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把流域生态建设和发展流域经济结合起来,探索在现阶段下隆德县流域治理从原来的综合防治型向生态经济型、清洁型流域的转型之路。
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将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结合起来,把项目区建成为集旅游观光、生态建设、科普宣传、试验示范和服务城市的综合性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建成为大六盘生态经济圈中的一个亮点,建成为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示范功能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示范区,达到改善生态和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目标。
在科学安排各项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业措施的基础上,将该流域建成一个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按照“山顶--山脚--村庄--农田--河谷”的治理顺序,依次布设“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生态农业、生态保护”四道防线。
生态修复区实行全面封禁,进行水源涵养,严禁人为开垦、放牧等生产活动。
综合治理区通过兴修梯田、建谷坊、蓄水池、河道整治、岸坡绿化等措施,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生态农业区通过六盘山生态珍稀植物园,六盘山道地中药材引种驯化园,球(宿)根花卉、苗木等产业开发园区的建设,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人居环境区通过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治、硬化道路,改厨改厕,修建垃圾点等措施改善人居环境,有效降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程度。
为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做出示范
隆德县清流河示范小流域以“安全、生态、效益和景观”为核心,紧紧围绕水源保护、河道整治和新农村建设,通过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栽树种草,修建拦河坝、景观水道,灌溉系统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即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截至2010年6月下旬已完成河道治理7.6km;新建小型水保坝3座;修建道路7.1公里,修建小型水保工程84座;修建扬水站2座,200m3蓄水池2座,铺设低压管道14km,解决给排水260户,完成土石方70万立方米,完成项目投资528万元。
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增加林草植被,涵养水源。通过坡面治理工程,减少土壤侵蚀,降低面源污染;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垃圾、污水的集中处理,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通过河道治理,美化了环境,降低水体污染;通过“两新一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靓丽隆德水保新星频频闪亮
六盘山珍稀植物生态园:隆德县委、政府于2009年开工建设六盘山(隆德)珍稀植物生态园。六盘山珍稀植物生态园建设规划面积1.1万亩,建设针叶树育苗、六盘山珍稀植物、绿化大苗培育和林药间作四大园区,一期工程已完成面积5000亩。各园区之间采取常绿树种分隔,花草、灌木镶嵌,常青、落叶搭配,依托六盘山红色旅游、自然风光及丰富的生物种群资源,突出园林特色和生态特色,精心打造集六盘山珍稀植物引种、城市绿化苗木培育、市民观赏休闲和中小学生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植物生态园、旅游观光园和科普教育园,达到独具特色,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效果,一方面与六盘山红色旅游、杨家店民俗文化村、北莲池、清凉世界等旅游景点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与县城“三山、两河、一水”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宁夏南大门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隆德现代高科技花卉示范园区。隆德县委、政府把培育发展球(宿)根花卉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强势推进花卉产业大发展。隆德现代高科技花卉示范园区建设总面积500亩,总投资1300万元。建成生态观光温室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标准化花卉生产示范温室20幢;球根花卉种球繁育基地200亩;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一处,专家楼1栋。生态观光温室和花卉苗木交易大厅已投入使用,主要用于鲜切花生产和盆花栽培,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观光场所;种植的5幢温室郁金香和15幢温室东方百合已全部销售,产值达100多万元。种植大田亚洲百合100亩,已全部出苗,预计8月份上市;种植大田东方百合50亩,正在定植,预计9月中旬上市;种植大田郁金香50亩,已全面上市;种植大田剑兰50亩,已开始定植。
六盘人家(杨家店)民间文化广场。2009年,隆德县在该村实施了六盘人家(杨家店)民俗文化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2009年隆德县确定的48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建成以民间文化广场为核心的民俗文化鉴赏区、景观水道、红军小路、停车场、公厕、供排水系统、路灯及环卫等配套基础设施。民间文化广场以景观符号的形式全面展示六盘山区书法、绘画、泥塑、砖雕、剪纸、皮影、戏曲、刺绣、社火等民间民俗文化,实现静态展示和动态表演的结合。2010年3月中旬完成了“广场”书法屏风、竹简景墙、石刻景墙、石刻座屏、石刻铺地、广场碑记、石书案,绘画,书案人物雕塑、戏曲人物马社火、口弦女及小红军、浮雕墙,剪纸、皮影,砖雕、步道石刻,坡面景墙、书景跌水等文化景观元素。随着建设的不断完善,六盘人家(杨家店)民俗文化村将成为游客避暑休闲、娱乐、采风、体验农家生活的理想去处,着力宣传和推介“六盘人家、书画之乡、名旦故里、清凉世界”四大旅游品牌,努力把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隆德道地中药材引种驯化科技示范园区。占地面积200亩,于2009年8月实施,投资规模35万元,由引种驯化种植园和六盘山道地中药材展示厅两部分组成。该园区共种植主要药用植物156种,分为六大块同时,在日光温室开展药用花卉的试验研究,将药用花卉特有的保健、食用、净化空气等功能与观赏性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和花卉产业的内涵。
半个世纪坚持水土治理,成效显著
面对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的县情,隆德人民不等不靠,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带领下,全县人民立足县情,50年坚持不断,大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坚持“山、水、田、林、草、路、村”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把坡改梯、造林种草、生态修复和沟道坝系及小型水保工程等建设结合起来,改善生产生态条件,拓宽生存环境,自强致富之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县共实施坝系两条,建成各类水保坝213座,其中水保骨干坝35座、中小淤地坝177座,控制水土流失面积480km2,总库容5680万m3,淤积库容2043万m3。全县共有300m以上的大小沟道2500条,其中2000多条得到治理,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累积达到47.21万亩,占总耕地64万hm2的7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8km2,治理程度达72%。各种工程年拦蓄径流7820万m3,拦水效益达76%,拦截泥沙130万t,拦泥效益达55%,年土壤侵蚀量由1998年前的296万吨减少至现在的166万吨,侵蚀模数由3500吨/km2下降到2200吨/km2。达到了“治理一条流域,改善一片生态、富裕一方群众”的效果。
“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来之不易
隆德县境内自认环境恶劣,地形破碎,加之过度垦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使一个人多地少,土壤瘠薄,资源贫乏的内陆农业贫困县,也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县之一,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区、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历届县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把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措施长抓不懈。半个世纪以来,梯田建设经历了由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培地埂为主的简易梯田到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人背肩挑一次性修成水平梯田的探索起步阶段;由七十年代改土治水运动到八十年代“三西”扶贫开发时期的稳步发展阶段;由九十年代“八七”扶贫攻坚到新阶段开发以来以小流域为单元,人机结合,一面坡、一条流域整体推进的提高阶段和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坡耕地大面积减少,梯田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的攻坚阶段。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数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于2005年10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从已有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全县基本农田达到57.21万亩,梯田化程度达到89%。(摘自:新华网)
景观培训景观设计培训景观设计师证书景观设计师考证上海景观培训上海景观设计培训